漕艘(cáo sōu):供漕运的船。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河漕·徐州》:“宜仍遣漕艘之半,分行其中,以防意外之梗。”清王士禛《居易录谈》卷中:“若漕艘不至京师,米价翔贵,於事体未便。”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六:“居数年,或荐之漕艘,授童子读,遂至京师,考取供事。”
漕舫(cáo fǎng):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。
漕姓(cáo xìng):一种姓氏。
漕臣(cáo chén):管理漕运的官员。
漕渡(cáo dù):军事上指利用舟、筏、两栖车辆或门桥渡送人员、车辆和技术兵器过河的方法。
漕赋(cáo fù):旧时的漕粮赋税。
漕标(cáo biāo):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。担负漕粮的催督﹑保护等。
漕米(cáo mǐ):漕运米粮。即漕粮。
漕粮(cáo liáng):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。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,漕粮名存实亡。指征收漕粮的官员。
漕河(cáo hé):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。
漕运(cáo yùn):(动)旧时国家从水道运粮供给京城或接济军需。
漕斛(cáo hú):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。一斛相当于五斗。
通漕(tōng cáo):谓开通漕运河道。
征漕(zhēng cáo):征收漕粮。
折漕(shé cáo):漕粮折银征收。漕粮向纳米粮,明·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,遂定折漕之制。
转漕(zhuǎn cáo):转运粮饷。古时陆运称'转',水运称'漕'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