垣窌(yuán jiào):指藏粮处。
垣堵(yuán dǔ):墙。
垣衣(yuán yī):墙上背荫处所生的苔藓植物。覆蔽如人之衣,故名。指地上的苔藓。
薇垣(wēi yuán):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。简称微垣。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。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,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。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。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。紫微垣的省称。
穨垣(tuí yuán):倾塌的墙。
棘垣(jí yuán):以棘刺护墙。
壖垣(ruán yuán):宫外的矮墙。
会垣(huì yuán):省城;都市。
埒垣(liè yuán):犹围墙。
辛垣(xīn yuán):复姓。
东垣(dōng yuán):指太微垣的左垣。唐代指门下省。
禁垣(jìn yuán):皇宫城墙。亦指宫中。指宫中官署。
周垣(zhōu yuán):围墙;城墙。
墉垣(yōng yuán):墙壁。
埢垣(quán yuán):圆貌。
遗垣(yí yuán):断墙残壁。
省垣(shěng yuán):省会;省城。
墙垣(qiáng yuán):短墙。
逾垣(yú yuán):亦作“踰垣”。翻越墙头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重耳曰:‘君父之命不校。’乃徇曰:‘校者吾讎也。’逾垣而走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段干木踰垣而辟之。”《梁书·良吏传·何远》:“收捕者至,远逾垣以免。”唐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步飞烟传》:“言讫,象踰垣而归。”明李东阳《东山先生有两广之命奉寄》诗:“缩手未闲终坐巧,逾垣欲避转愁偏。”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﹝团丁﹞逾垣进去,里应外合,一拥而入,将阿Q抓出来。”《诗·郑风·将仲子》:“将仲子兮,无踰我墙。”后因以“逾垣”谓男女私会偷情。清吴炽昌《客窗闲话初集·双缢庙》:“如不弃粪土,敬订踰垣,面诉离忱,以表永诀耳。”
城垣(chéng yuán):城池的墙垣。
垝垣(guǐ yuán):毁坏的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