岘山怀古(xiàn shān huái gǔ):思念往昔,怀念古代的人和事。
岘山泪(xiàn shān lèi):百姓至岘山凭吊羊祜而流的眼泪。后谓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。典出《晋书.羊祜传》。
岘首碑(xiàn shǒu bēi):见'岘山碑',晋羊祜任襄阳太守,有政绩。后人以其常游岘山,故于岘山立碑纪念,称'岘山碑'。
岘山碑(xiàn shān bēi):晋羊祜任襄阳太守,有政绩。后人以其常游岘山,故于岘山立碑纪念,称'岘山碑'。
岘山情(xiàn shān qíng):百姓至岘山凭吊羊祜而流的眼泪。后谓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。典出《晋书.羊祜传》。
岘首(xiàn shǒu):山名。即湖北·襄阳县南的岘山。
岘山(xiàn shān):山名。在湖北襄阳县南。又名岘首山。东临汉水,为襄阳南面要塞。西晋羊祜镇襄阳时,常登此山,置酒吟咏。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乐山水,每风景,必造峴山,置酒言咏,终日不倦。”唐孟浩然《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》诗:“峴山南郭外,送别每登临。”宋韦居安《梅磵诗话》卷上:“羊叔子镇襄阳,尝与从事邹湛登峴山,慨然有‘湮没无闻’之嘆,峴山因是以传。”山名。在浙江湖州市南。本名显山,后避唐中宗(李显)讳,改名岘山。宋苏轼任湖州太守时,曾登此山,有诗云:“吴兴胜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我非羊叔子,愧此峴山亭。”山名。在浙江东阳县南。原名三丘山。晋义熙间殷仲文守东阳,常登此山。后人比之羊祜,因亦名岘山。
陉岘(xíng xiàn):山谷与山岭。
羊岘(yáng xiàn):见'羊碑',晋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,镇襄阳十年,有德政。
崾岘(yào xiàn):在两侧山峁降雨径流长期作用下,山凹处不断溯源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形。
小岘(xiǎo xiàn):山名。在安徽省·含山县。
大岘(dà xiàn):山名。在山东省临胊县东南﹐即穆陵关﹐旧称齐地天险。东晋刘裕攻南燕慕容超﹐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谓宜断据大岘﹐坚壁清野﹐以绝晋军之资﹐超不从。即此山。见《宋书.武帝纪上》。后泛指险关。山名。在安徽省含山县﹐又名赤焰山。南北朝时与小岘并为军争之地。